1. O型血的基本抗体组成
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不含A抗原和B抗原,但其血清中同时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(IgM型)。这些抗体属于天然抗体,由人体免疫系统在出生后逐渐生成,主要针对其他血型的抗原(如A型或B型红细胞)产生免疫反应。
2. 抗体的具体作用与风险

抗A抗体会与A型红细胞表面的A抗原结合,抗B抗体则与B型红细胞的B抗原结合,可能导致溶血反应。O型血在输血时需注意:
作为供血者时,O型红细胞因无A/B抗原可被其他血型接受(紧急情况下称为“万能供血者”),但血浆中的抗A和抗B抗体会攻击受血者的红细胞,尤其是当输血量较大时,可能引发溶血。
作为受血者时,O型血只能接受同型(O型)血液输入,否则其他血型的红细胞会触发其自身抗体反应。
3. 抗体类型与临床意义
O型血中的抗体主要为IgM类天然抗体,无法通过胎盘,因此在母婴血型不合(如母亲为O型,胎儿为A/B型)的情况下,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新生儿溶血病。但若母体因免疫刺激(如既往输血或流产)产生IgG类免疫抗体,则可能引发胎儿溶血。
在器官移植和输血前,需严格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避免抗体与抗原的不兼容反应。
总结
O型血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,这是其血清学特征的核心。这些抗体的存在既是其作为“紧急供血者”的基础,也限制了其输血适用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