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血型检测中,A型被误判为O型或孟买血型(即“伪O型”)与普通O型混淆的情况,主要涉及ABO亚型、抗原减弱及罕见的孟买血型系统。以下是两者的区分要点及检测方法:
一、A型误判为O型的常见原因
1. 抗原减弱

生理因素:老年人因免疫系统衰退,红细胞表面A抗原表达减弱,可能被误判为O型(如网页10中79岁患者因年龄导致A抗原减弱)。
疾病因素:白血病、淋巴瘤等疾病可能抑制抗原表达,导致正定型结果异常。
检测方法局限性:试剂灵敏度不足或操作不规范(如红细胞悬液浓度不当)可能导致弱抗原未被检出。
2. ABO亚型干扰
A亚型(如Ax、Am):红细胞表面A抗原极弱,需通过吸收放散试验或基因检测确认。
类孟买血型:部分H抗原被抑制,导致A抗原无法正常表达,常被误判为O型。
二、孟买血型(伪O型)与普通O型的区分
1. 核心差异
H抗原的存在与否:
普通O型:红细胞表面存在H抗原(ABO系统的基础抗原),血清中含抗A、抗B抗体,但无抗H抗体。
孟买/类孟买型:H抗原完全缺失(孟买型)或部分缺失(类孟买型),导致无法合成A/B抗原;血清中除抗A、抗B外,还含抗H抗体(可能引发溶血反应)。
2. 检测方法
常规血型检测:两者均显示为O型,需进一步特异性检测:
H抗原检测:
使用抗H试剂:普通O型红细胞与抗H强凝集,孟买型无反应,类孟买型可能弱凝集。
唾液血型物质分析:
孟买型唾液中无H物质(非分泌型),类孟买型可能分泌少量H物质。
基因检测:
FUT1基因突变(hh纯合子)可确诊孟买型;类孟买型可能为部分抑制基因(如zz)。
交叉配血试验:
孟买型血清中的抗H抗体会导致与普通O型血凝集,需输注同型血液或洗涤红细胞。
三、临床意义与处理建议
1. 误输血的危害:
孟买型患者输入普通O型血会因抗H抗体引发溶血反应,需严格筛查并储备自体血或同型血。
2. 检测流程优化:
对正反定型不符的样本,应加做抗H试验、唾液检测及分子生物学分析。
老年人、血液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需多次复核血型。
总结
普通O型:H抗原阳性,无抗H抗体,输血可接受O型血。
孟买/类孟买型:H抗原阴性或弱阳性,血清含抗H抗体,需特殊血源。
通过针对性检测(如H抗原分析、基因测序)可明确区分两者,避免临床误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