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ABO血型系统的遗传规律,若父亲是A型血(基因型可能是AA或AO),母亲是B型血(基因型可能是BB或BO),他们的孩子确实有可能出现O型血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1. 遗传机制
显性与隐性基因:A型血和B型血的显性基因分别是A和B,而O型血对应的隐性基因为i(隐性纯合ii才会表现为O型)。
基因组合可能性:
若父亲的基因型为AO,母亲的基因型为BO,则孩子可能从父母各继承一个O基因(i),组合成ii(O型血)。
这种情况下,孩子可能的血型概率为:
25% A型(AO)、25% B型(BO)、25% AB型、25% O型(ii)。
2. 必要条件

父母必须携带隐性O基因:只有当父母双方均为杂合体(即A型为AO,B型为BO)时,才可能传递O基因。
排除纯合情况:如果父亲为纯合A型(AA)或母亲为纯合B型(BB),则无法传递O基因,孩子不可能是O型。
3. 特殊情况
孟买血型:极少数情况下,父母可能携带罕见的孟买血型基因(hh),导致红细胞无法正常表达A/B抗原,从而表面表现为O型血,但实际基因型不同。这种情况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。
4. 血型鉴定的局限性
亲子鉴定不能仅依赖血型:血型只能提供可能性,不能作为唯一依据。若出现与遗传规律不符的情况(如父母均为纯合A/B型却生出O型孩子),需通过DNA检测进一步验证。
若父亲为A型血(AO基因型)、母亲为B型血(BO基因型),他们的孩子有25%的概率是O型血。这一结果符合ABO血型系统的显隐性遗传规律。若需确认亲子关系,建议结合DNA检测以排除其他罕见血型或基因变异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