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抗A凝集时的血型判定
结论:A型血
若红细胞与抗A血清发生凝集反应,而与抗B血清不凝集,说明红细胞表面存在A抗原,但无B抗原。根据ABO血型的分类原则,此类血型为A型。

补充说明:A型血的血清中会含有抗B抗体,因此在反定型试验中,其血清应与B型红细胞发生凝集,而与A型和O型红细胞无反应。
2. 抗A和抗B均不凝集时的血型判定
结论:O型血
若红细胞与抗A和抗B血清均不凝集,说明红细胞表面无A和B抗原,仅有H抗原(O型特征)。此时血型为O型。
验证方法:
正定型:抗A、抗B均阴性。
反定型:O型血清中应含有抗A和抗B抗体,因此其血清会与A型和B型红细胞发生凝集,而与O型红细胞无反应。
特殊情况:需注意排除实验误差(如红细胞悬液浓度不当、亚型干扰等)。例如,某些亚型(如A亚型)或疾病(如白血病)可能导致抗原减弱,需结合反定型或额外试验(如唾液血型物质检测)确认。
3. 关键实验原理与步骤
正定型:用已知抗A、抗B试剂检测红细胞抗原。
反定型:用已知A、B型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的抗体。
结果判读示例:
| 抗A结果 | 抗B结果 | 血型 |
||||
| 凝集 | 不凝集 | A型 |
| 不凝集 | 不凝集 | O型 |
4. 可能干扰因素

假阴性:红细胞抗原减弱(如亚型、疾病)、试剂效价不足或操作不当。
假阳性:冷凝集素、纤维蛋白原干扰或污染。
解决方法:重复试验、洗涤红细胞、调整红细胞悬液浓度或使用试管法提高灵敏度。
抗A凝集、抗B不凝集 → A型血。
抗A和抗B均不凝集 → O型血,需结合反定型验证。
实验需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,并注意排除干扰因素以确保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