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国际输血协会(ISBT)承认的30种主要血型系统及其常见类型的总结,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:
一、主要血型系统及分类
1. ABO血型系统
类型:A型、B型、AB型、O型
特点:基于红细胞表面A/B抗原的存在与否分类,是输血和器官移植中最关键的血型系统。
2. Rh血型系统
类型:Rh阳性(D抗原存在)、Rh阴性(D抗原缺失)
扩展亚型:Rh1-Rh8型(部分系统分类)
特殊类型:RhNULL血型(完全缺失Rh抗原,全球不足50例)。
3. 其他常见血型系统
Duffy系统:Fya、Fyb、Fyab、FyO型
Kell系统:Kell阳性、Kell阴性
Kidd系统:Jka、Jkb、Jkab、JkO型
Lewis系统:Lea、Leb、Leab、LeO型
MNS系统:M、N、S、s、MS、NS等组合型。
4. 稀有血型系统举例
Diego系统:Dia、Dib型(与南美土著血型相关)
Colton系统:Coa、Cob等12种亚型
Scianna系统:Sc1-Sc8型
Gerbich系统:Ge1-Ge23型及GeO型。
二、血型系统的临床与研究意义
1. 输血安全

ABO和Rh血型不匹配会导致严重溶血反应,其他系统(如Kidd、Duffy)的抗体也可能引起输血并发症。
2. 特殊血型的应用
O型Rh阴性:可紧急输给其他血型,但需去除血浆(悬浮红细胞)。
RhNULL血型:可输给任何Rh血型,但因罕见需严格保存供体资源。
3. 遗传与疾病关联
部分血型与疾病易感性相关,如A型血患胃癌风险较高,O型血易感染幽门螺杆菌。
三、扩展知识
血型基因技术:中国科学家已实现A型血向O型血的酶转化,为“通用血型”制备提供新思路。
历史发现:ABO血型于1900年由兰德施泰纳发现,Rh血型于1940年从恒河猴研究中命名。
如需完整30种系统列表或具体某种血型的详细机制,可参考国际输血协会(ISBT)数据库或医学文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