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大最稀有血型及特征

1. Rhnull(黄金血)
稀有性:全球仅发现不到50例,中国报道4例。
特点:红细胞完全缺乏Rh抗原,可视为“通用供血者”,但自身只能接受Rhnull血型输血。
2. 孟买血型(Oh型)

稀有性:全球约0.0004%,中国比例约十几万分之一。
特点:红细胞缺乏H抗原,常规检测易误判为O型,需特殊检测确认。
3. 类孟买血型(恐龙血,Ohm型)
稀有性:中国东南沿海约1:10000,比Rh阴性更罕见。
特点:红细胞H抗原极弱或缺失,但唾液中有ABH物质,输血需特殊配型。
4. CisAB型(顺式AB型)
稀有性:发生频率约58万至17万分之一,中国报道极少。
特点:A和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,遗传规律异常,易被误判为普通AB型。
5. P血型(p型)
稀有性:欧洲每百万人约5.8例,中国汉族人群低于百万分之一。
特点:P血型系统中最罕见的亚型,输血需严格匹配。
6. KELL血型(K型)
稀有性:KK表型在亚洲极罕见,中国人K抗原阳性率99.9%。
特点:抗原免疫原性强,易引发溶血反应,临床输血需谨慎。
7. KIDD血型(Jk型)
稀有性:Jk(a-b-)型在亚洲罕见,需特殊筛查。
特点:抗体易导致迟发性溶血反应,尤其在多次输血后。
8. MNSSU血型
稀有性:红细胞无A/B/H抗原,血清含抗A、抗B和抗H抗体,极为罕见。
9. LEWIS血型(Le型)
稀有性:Le(a-b-)型在亚洲不足0.1%,中国人群罕见。
特点:抗原通过血浆吸附至红细胞,与分泌型基因相关。
10. DUFFY血型(Fy型)
稀有性:Fy(a-b-)型在中国几乎未见,高加索人群更罕见。
特点:与疟疾抵抗力相关,部分非洲人群因基因突变缺乏抗原。
补充说明
A3亚型:中国首例发现,因ABO基因突变导致,国际基因库收录。
其他罕见类型:如Diego、Lutheran等,因种族分布差异,在特定人群中罕见。
稀有血型的临床意义
输血风险:稀有血型患者需输注同型血液,否则易引发溶血反应。
孕期管理:如Rh阴性孕妇需监测抗体,预防新生儿溶血症。
献血呼吁:多地建立“稀有血型库”,鼓励志愿者登记以备应急。
如需更详细数据或地域分布信息,可参考相关血型数据库或医疗机构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