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O血型系统中的AB型血是指红细胞表面同时存在A和B两种抗原,而血清中不含抗A和抗B抗体的一种血型。以下是关于AB型血的关键信息:
1. AB型血的定义与特征
抗原与抗体:AB型个体的红细胞膜上同时携带A抗原和B抗原,但血清中既不含抗A抗体也不含抗B抗体。
分子基础:AB型血的抗原由基因控制,A基因编码的酶将H抗原转化为A抗原,B基因编码的酶将H抗原转化为B抗原,因此AB型血需同时携带A和B基因。
2. AB型血的遗传规律
父母血型组合:AB型血可能由以下父母血型组合产生:
A型 + B型:若父母基因型为AO和BO,子代有概率为AB型。
AB型与其他血型:AB型与A型、B型或AB型结合时,子代可能为AB型。
特殊遗传现象:极少数情况下,若父母一方为罕见的cis AB型(同侧AB基因),即使另一方为O型,子代也可能表现为AB型。
3. AB型血的输血原则

受血者:AB型血因血清中无抗A/B抗体,可接受所有血型的红细胞(A型、B型、AB型、O型),被称为“万能受血者”。
供血者:AB型血浆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,因此其血浆只能输给AB型个体,红细胞可输给AB型受血者。
4. AB型血的临床意义
新生儿溶血风险:若母亲为O型,胎儿为AB型,可能发生ABO溶血病,但通常症状较轻(如黄疸),可通过监测胆红素水平管理。
移植与疾病影响: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或某些血液疾病(如白血病)中,AB型可能暂时改变,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。
5. AB型血的分布与检测
分布特点:AB型血在人群中的比例相对较低,我国汉族人群中AB型约占10%以下。
检测注意事项:需结合红细胞抗原和血清抗体双重检测,避免误判亚型(如A亚型或B亚型)为AB型。
参考资料
以上信息综合自ABO血型系统的基础理论、遗传学分析、输血原则及临床案例等来源。
